紅葉的永觀堂 醉人的京都賞楓名所
旅遊日期:2015年11月16日
以北陸賞楓為主再搭配三天兩夜的京都賞楓之旅,這就表示必定要”犧牲”許多京都的賞楓名所,因為實在怕賞楓的人潮,但又覺得應該在楓葉季節來京都看看的前提下,也就不覺遺憾。
倒是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,早早就訂了必定造訪的永觀堂和南禪寺,行前是心儀那份濃厚的又寧靜的禪意,心理想著這就是屬於京都的賞楓味道吧!來到之後,更加印證了,何謂”紅葉的永觀堂”~~
我想,永觀堂之所以成為京都賞楓名所,當然因為三千株楓葉各自綻放時的美麗讓人心醉,更因為這依山勢高低而建的各座殿宇,必須穿越臥龍廊與楓葉的迷人相遇,更因為這放生池池水中若實若虛的楓葉,心醉於人~~
從總門進入後,就見楓葉迎人。
看看這人潮,楓葉季節這可是很常見的啊~
抬頭一見楓葉,就是這般吸引人~
剛進入參觀時,遇見兩位方丈,幾位外國遊客詢問方帳是否可以入鏡,兩位都笑笑的答應了,結果倒成了人型立牌了說,太可愛了!
參觀路線很簡單,左手邊可以依方向參觀釋迦堂、臥龍廊、阿彌陀堂以及多寶塔,右手邊可以從夢庵先欣賞放生池的美景,再經過茶室參觀放生池、弁天島,不管是哪一條路線,都可以逛得到全境。
右手邊的夢庵看放生池。這紅橘黃綠的色彩,真的是秋天限定啊!!
還好白天在這裡拍個過癮,賞夜楓時,這裡根本擠不進來啊!
順著路走下去,這一片樹林的銀杏地毯非常美麗。
在茶室前方的弁天池邊,望向多寶塔。
茶室雖然人多,風景卻值得停留。
從放生池邊看弁天島,兩邊的楓葉好美。
當然錦雲橋也不能錯過。
永觀堂楓葉的美,也在從放生池中看倒映的楓葉之美~
從極樂橋上拍錦雲橋。
這顏色太美了!
只是,怎樣逛就是時間不夠用,美!是真的太美,只可惜總是大批大批的遊客啊!!
禪林寺俗稱永觀堂,除了岩垣楓葉等約3,000株楓葉樹遍佈寺院,它坐落於形勢高低不等的山丘上,也造成了禪林寺獨特的風格。像是只有在城堡或大名宅第才可以見到的總門及中門、保存禪林寺的正尊阿彌陀佛像的阿彌陀佛堂、格式設計如同五重塔的多寶塔、有「松鳥圖」及「群仙圖」等著名門畫的書院造方丈(釋迦摩尼堂)等,都是重要的歷史建築。殿宇之間以「臥龍廊」的走廊連接,體驗彷彿在龍的身體裡面行走,是禪林寺才有的體驗。只可惜到的這天臥龍廊並沒有開放,不知是否顧慮遊客太多了呢!
在參觀這些殿宇,環繞我們的依舊是美麗的楓葉啊~
依著山勢而建的殿宇。
禪林寺起先是真言宗寺院,在被稱為是興中之祖的第7代住持永觀(1033年~1111年)時開始逐漸轉變為淨土宗。禪林寺流傳著許多有關永觀的故事,非常有意思;(以下摘自網路)1082年,當時50歲的永觀正一邊念著佛,一邊在阿彌陀佛如來附近徘徊時,阿彌陀佛如來突然由須彌壇走下,與永觀一起開始行走。永觀嚇了一跳後停下,阿彌陀佛如來則回過頭說「永觀太慢了」。從此阿彌陀佛如來的頭轉不回來,就以回過頭看的姿勢安置在正殿。因此,正尊被稱為「回望阿彌陀佛如來立像」;也有個故事說,正當永觀專心念佛時突然眾神明乘坐紫雲來迎接永觀,因此山號稱為聖衆來迎;又一個故事說,永觀不只推薦人民念佛,也在禪林寺裏設置藥王院救濟病人,因此禪林寺也被稱為永觀堂。
喜歡楓葉季節的永觀堂,那讓寺院多了點色彩卻不至於踰越莊敬,但我也希望有天能再來看看人少時的永觀堂啊!
永觀堂官網:
參觀資訊:
參觀時間: 09:00~17:00(售票到16:00截止)。
參觀費用:平日600円,楓葉季節(秋の寺寶展)白天, 1000円。夜間特別參拜17:30~20:30, 600円。(秋の寺寶展白天與夜間參拜確切日期,可參考官網)
交通:
市巴士5「南禪寺永観堂道」下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