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鵝鑾鼻公園 看台灣最南端的燈塔
2014.5.9
話說既然來到國境之南,怎麼也要去最難的鵝鑾鼻燈塔看看,雖然天氣熱得這兩個孩子都意興闌珊。
鵝鑾鼻燈塔是在1982年,將景緻天成之珊瑚礁林闢建為一公園,共59公頃的面積,因為它位於中央山脈盡處台地的最南端,又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遙遙相望,其特殊的位置與天成的自然景觀,相當值得一遊。
天氣很熱,帽子是公園旁邊的小店買的,不然可要曬暈了吧!雖然才五月。
我們家哥哥說這是一隻彩虹吉丁蟲。
遊鵝鑾鼻公園 看台灣最南端的燈塔
2014.5.9
話說既然來到國境之南,怎麼也要去最難的鵝鑾鼻燈塔看看,雖然天氣熱得這兩個孩子都意興闌珊。
鵝鑾鼻燈塔是在1982年,將景緻天成之珊瑚礁林闢建為一公園,共59公頃的面積,因為它位於中央山脈盡處台地的最南端,又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遙遙相望,其特殊的位置與天成的自然景觀,相當值得一遊。
天氣很熱,帽子是公園旁邊的小店買的,不然可要曬暈了吧!雖然才五月。
我們家哥哥說這是一隻彩虹吉丁蟲。
【台北︱美食】碧湖旁的珍珠茶屋
2014.6
曾在朋友的臉書上看過珍珠茶屋的照片
對此念念不忘
很想知道 在台北這樣忙碌的都市中
何以有這樣僻靜的茶屋
這天中午約了老同事午餐
就選在這裡
【桃園︱下午茶】風車的故鄉庭園餐廳~~英式下午茶
2014.6.5
話說今天下午去看看好朋友新搬的房子,敘敘舊。臨時找個地方喝下午茶,便找了這間她常常經過卻一直無緣光顧的餐廳~風車的故鄉庭園餐廳。
這家餐廳很顯眼,它就位在高速公路南崁交流道附近,有著寬敞的腹地和停車場。記得曾經在網上看過介紹,正好來看看餐點環境如何!
外觀的風車當然是招牌標誌了,一進門歐式風格,感覺也不錯!座位是一區一區的有區隔,這樣人多也不會彼此干擾。
日式庭園裡的抹茶歐蕾 Yojiya Cafe銀閣寺店
2014.2.7星期六
銀閣寺還有一個知名的景點就是哲學之道,這一條2公里長的溪邊小道,沿途種植櫻花樹。1972年源於京都大學哲學教授西田幾多郎每日在此冥想而命名。可惜我們來的時候樹還是光禿禿的,給自己一個藉口:下次櫻花季再來啊!
這條幽靜小道,可以通往多所寺院。
吃在京都~~清水寺附近美食 品嘗正宗京都湯豆腐料理
2014.2.7星期五
逛完清水寺已經過中午了,因為一路上吃了小吃,所以覓食的也晚,本來也沒有靈感要吃怎樣的料理,一路過來到是看到不少日式料理、拉麵套餐還有洋食,不過最後不知怎樣誤打誤撞的,就進到這一家「三年坂伊兵衛」。其實他的門口很小,就一個樓梯的空間,用餐在二樓,一樓有料理的樣品,應該是被吸引的吧!感覺料理讓人感覺很舒爽,不膩,樣式也精緻,價格當然比”奧丹”來得實惠,一份套餐在2000日幣上下。便決定嘗試看看。
上了二樓,按了鈴,有服務人員出來,還可以用餐,我們便脫了鞋進去。裡面很日式的感覺啊!用餐的人不多,可能已經過了用餐時間。況且也不是旅遊旺季啦!
我們點了兩份不同的套餐,其中一份以湯豆腐鍋為主,另一份是豆腐沙拉為主,不過我們都混著吃,上菜的狀況也不是一份一起上來,所以到後來也不知道誰是誰的。
有需要知道它們料理的朋友,可以上下面這個網站,有照片可以參考。
DAY2 白雪下的金閣寺、銀閣寺
2014.2.7星期六
首次來京都的人應該都會來金閣寺、銀閣寺報到的吧!來這裡的觀光客真的很多,不過也因為如此,這裡行走路線設計大多為單行道,避免人來人往的擠在一起。
購票進入之後,一眼看到就是這個金碧輝煌的金閣寺,昨夜的一場雪,使得金閣寺附上了一層皚皚白雪。更是耀眼。
金閣寺為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古剎,正式名稱為鹿苑寺,建於1397年(日本應永4年)。因為寺內主要建築舍利殿的外牆以金箔裝飾所以俗稱「金閣寺」。世界文化遺產。然而在1950年(日本昭和25年),舍利殿因為一名名為林承賢的見習僧人(當時21歲)放火自焚而完全燒毀。就連供奉於殿中的國寶、足利義滿像等也一同化為灰燼。後來也造就了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~三島由紀夫的「金閣寺」。
DAY2 尋找雪中傲梅身影 寒冬中的感動美食
2014.2.8 星期六
今天行程預計要去金閣寺、銀閣寺,昨夜一場大雪,圓了我們希望此行看到白雪的心願,雖然地上沒有積雪,但是寺廟上面覆蓋一層厚厚的積雪,煞是好看!
周末京都的公車班次比平常少,但是觀光人潮一樣多,為了等這趟公車,我們已經等了半個多小時,連一班車都沒來,後來我們改搭另一般才順利出發。周末
出行還真得有些心理準備。車子班次少還幾乎班班客滿,甚至因為車上已經客滿而有公車過站不停歐!
周末出行的人真多。
假日午後 去HANA吃午晚餐
2014.5.31
三天連假 早上起得晚吃的也晚
我和兩個孩子拖到兩點開始思考這午晚餐要吃啥
天熱又是連續假期
實在不想開車去人擠人
想到家附近 有幾家路過看起來挺有特色
卻從沒有進去吃的餐廳
趁這個機會嘗嘗去
Day2清水寺周邊體會百年京都 花見小路尋藝妓芳蹤
2014.2.7 星期五
清水寺->產寧坂->二年坂->高台寺->八坂神社->祇園->錦市場
這條路線是大多數人都會推薦的,我們選擇從清水寺往下走到祇園,只因為下坡比較好走啊!
從清水寺出來,已過中午,我們一路從三年坂/產寧坂往二年坂走。産寧坂歷史悠久,可回溯至日本平安都城之前,以坐落於清水寺、法觀寺及祗園社(八坂神社)等名剎附近的街道為起源。日本江戶時代(1603年~1867年)之後,這些廟宇周邊的街道逐漸形成市區,至今仍可在産寧坂下面看到幾間獨特的居家「京町家」,堪稱京都代表。到了日本明治及大正時代市區擴大,大部分的建物是明治以後所建,逐漸形成今日所見的繁榮景象。
所以,從上往下看,這種傳統屋舍非常美麗,兩旁有很多紀念品店、傳統小店、以及百年老店,即便隨步走到一個小道或是一間開放的屋舍,也是非常美麗的感受。在這裡,時間就像停止似的。
DAY11 看見梵谷的向日葵 賦歸!
--帶著五歲與七歲兩個皮蛋男生 一家四口的東京遊記
2013年8月7日星期三
今天晚上七點班機回上海,早上睡到飽到一樓吃早餐,香噴噴的小圓麵包一定要再多嘗幾口,今天還有半天時間可以消磨,昨晚跟老爺兩人商量了,我想去的美術館跟他的不一樣,但任何一個人帶著兩個皮蛋男生都是一種煎熬,尤其是美術館,所以咱們達成了一人帶一個的共識,我帶老大,老爺帶弟弟,當然事先也跟他們兩個說好了,收拾好行李寄存到櫃台後,我們搭地鐵在不同站下車。
本來這次想放棄去看梵谷的向日葵,不過想想,旅遊行程本就是大家互相妥協與尊重,雖然是親子遊,但也不能完全不管大人們的想法,因此,早就放在心中一直想見的向日葵,就在這樣的前提下成行。
這幅向日葵是由日本損保所成立的東鄉青兒美術館收藏,其實在蒐集資料的過程,我發現日本企業收藏了非常多歐洲印象派的畫作,有可能也是我的最愛,所以我特別關注,像是雷諾瓦才剛剛在台灣舉辦的一場展覽中,包括知名的帶蕾絲帽子的少女,都是從日本私人美術館商借出來了,箱根的部分美術館中,也都有這些名家的真跡,說真的,值得好好走一趟呢!!